【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教育評鑑-理論演變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1.第一代評鑑(1910-1930): 教師使用測驗測量學生的能力,並依據學生的表現,編製他們的相關位置表。 2.第二代評鑑(1930-1967): 認為測量僅是評鑑的手段,為實際瞭解學生的表現,允許教師描述學生間的差異, 並為釐清學生表現與目標間的差距,教師開始涉入許多的方案評鑑。 3.第三代評鑑(1967-1987): 此一發展自社會公平的課題出發,認為評鑑者即是判斷者; 教師亦在學校方案評鑑中產生價值判斷的需求,而基於既定的規準, 評斷方案或學生的表現。 4.第四代評鑑(1987-): 強調所有相關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的涉入, 在一個易感應的建構主義觀點下運作,利害關係人在各自的方案利益中相互對待, 在資訊的交流中達成共識。 第一代視評鑑為測量 第二代視評鑑為描述 第三代視評鑑為判斷 第四代評鑑則視評鑑為與相關政策利害關係人協商的方式進行 ;換言之,評鑑乃透過與評鑑者、被評鑑者及有關人員,彼此間的交互作用過程 而建構成的意義(吳政達、郭昭佑,民86)。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判斷協商描述測量第一代評鑑第三代評鑑第二代評鑑第四代評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