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高二上
阿摩第 5 期
2047枚
 1 

【國內】動手作糌粑 死地理變活知識

發表于: 2013/07/26


【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地理課怎麼上,才能吸引學生對沒去過的地方感興趣?如何讓孩子記起地名?宜蘭復興國中老師石春華以體驗式教學取代以往照本宣科的講課方式。八年級地理教到中國西部地區時,她準備材料讓學生動手和青稞粉、捏揉西藏糌粑,配上自製酥油茶。學生說,如果每堂地理課都這麼好玩,即使上到第七節也心甘情願。
教育部25日舉辦國中活動教學列車第25班列車記者會,宜蘭縣復興國中地理科教師石春華帶來一大包青稞粉,讓學生現場製作藏族人的主食糌粑。重現當初八年級學生上到西藏地理的上課情景。
鹹鹹甜甜 學生「品嘗」西藏
當初,石春華為了讓學生了解西藏的地形、氣候與人文環境,特地透過網路買來在台藏人種在印度北部的青稞、磨製且炒熟的青稞粉,再請教藏人糌粑作法。青稞粉混入動物油脂,再加入代替犛牛奶的鮮奶和糖粉,揉製後就成了吃起來鹹鹹甜甜的糌粑。她說,透過這樣的體驗課程,能讓學生了解當地獨特氣候與地理關係,如何造就出特殊的飲食文化。
▲宜蘭縣復興國中教師石春華(中)、曾靖雯(右2)25日帶學生吳大晉(右1)、江佩玲(左2)、夏巧軒(左1)等人,在教育部以微電影示範學校獨特的「定向活動」地理課過程並且帶來幫助記憶的酥油茶、青稞,讓學生學習實作。(圖文/姜林佑)
教書17年的石春華坦承,從前上課就是一支粉筆寫板書,在講台上滔滔不絕告訴學生哪裡是重點、哪裡要背起來。但是自從實施九年一貫教育後,她開始思考:如果單純整理課本重點,讓學生記憶、考高分,但一考完試就忘了,這不是真正的教學。她自問,要用什麼方法才能讓孩子永遠記得這些知識?
校園闖關 地圖一點就通
老師們假日時常去校外參加教學增能課程,3年前,她開始將這些課程融入教學,像童軍課的定向活動,她在七年級「認識台灣地理」的單元中,設計出「校園定向生活地圖」課程。在這堂校園闖關活動中,學生得依照地圖尋找目標,找到定向點後回答問題。同時,學生也得學習換算校園比例尺。江同學說,這堂課將死地圖活用在課堂,原本他看不懂地圖,一堂課下來,終於搞懂校園的東西南北在哪。
同校地理科教師、教學夥伴曾靖雯說,為了設計這項課程,她們事先在校園不同地區設定向點,校園裡的每一棵樹都得標記在地圖上。她說,過程很累也很怕定向點被破壞,但是聽到學生對她說:「老師,下回還可以再跑一次嗎?」就覺得自己再辛苦也值得。
▲宜蘭縣復興國中教師石春華在地理課推動體驗試學習,成為12年國教課程改革典範。(圖文/姜林佑)
石春華說,有學生上完課後說:「老師,我永遠都會記得比例尺的換算。」她認為,這就是老師要給學生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可以帶著走的」,不會一考完試就被拋在腦後,透過體驗教學,讓記憶更深刻。不過,石春華的地理課並非全盤使用體驗式教學,而是配合授課進度彈性實施。
分組競賽 基測成績躍進
石春華老師教過兩年,即將成為宜蘭高中新生的吳大晉說,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國三基測前最後一次總複習,班上舉辦「地理知識大競賽」,迥異於每次都以考卷複習進度,石春華設計題目、全班進行分組競賽。吳大晉說,每一題都能感受到老師的用心,從玩樂中求進步,讓基測成績變得更好。
學生江佩玲說,上過西藏地理後,覺得「我們現在生活已經很好了,不只有青稞可以吃,覺得自己很幸福。」她認為,上課不應只抄抄寫寫,死背不見得會考比較好,透過石春華老師的教學,讓她很期待每次的地理課,對課本內容的印象更深刻。
石春華說:「讓學生愛上地理課,我自己也很喜歡上地理課。」她未來想結合學校附近的新移民,請她們在教亞洲地理時做東南亞料理給學生吃,讓學生更了解東南亞,將死課本變成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