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5/13(一)起,第三階段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高二上
阿摩第 3 期
5430枚
 1 

【國中】學生的無感 老師深有同感

發表于: 2013/04/25


學生的無感 老師深有同感

中國時報【朱芳瑤╱台北報導】
許多大學生對課程「無感」,上課常沒反應、不互動。對此,不少大學老師都「有感」。有老師坦言沮喪,感慨愈來愈多學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也有老師勉勵自己,只好比以前努力很多倍,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國科會委託學者進行的一份研究指出,台灣的大學生在課堂上總是不敢或很少發言提問。如果從文化的角度分析,常見從上而下傳授知識的學習模式,以及面子問題,是兩大主因。
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林詠凱表示,對於研究結果不意外。他自己的教學經驗,一個班級會與老師互動的同學,大概不到二成;請學生上台分享實驗成果,多數學生也是講完即結束,鮮少會進一步發問。
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指出,學生在課堂上能與老師互動,前提是對該門學問有興趣,或事前有預習與準備。但現在會主動學習、挖掘知識的學生較少了,對圖像的興趣也大於文字,是老師們教學上很大的挑戰。
賴鼎銘認為,這個問題事涉人才培育危機,不能等到大學才檢討,應該從國、高中階段,就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勇於表達;學生自己要懂得主動學習,教師也要透過適當的方式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熱忱。
淡江大學學務長柯志恩觀察,現在的確有不少學生的被動感較重,老師必須加倍努力,激起學生的學習動能。不過,她對學生的表現仍有信心。
不少老師反映,在課堂上拋出問題,學生常無動於衷,一片沉默。柯志恩觀察,問問題要有技巧,如果只是將陳述句變成問句,不容易引起學生興趣。但若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起共鳴,可能就有不同的結果。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黃雯玲表示,相較於西方學生的課堂表現,台灣學生比較沒有那麼積極,和國內長久以來「老師講、學生聽」的習慣有關。教育部持續推動多元的教學方式,但需要一點時間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