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國二上
阿摩第 7 期
61878枚
 9 

【新聞】「同班同學」你好!107課綱將上路 普通高中5影響

發表于: 2017/01/18


政府在民國一OO年元旦宣布實施十二年國教,一O三年正式上路,因缺乏十二年一貫的課程、有效教學的專業教師發展等「砌磚」配套工程,陷入免試入學、特色招生等考試制度紛擾中。沒有新課綱的十二年國教,可說是「有名無實」。
十二年國教課綱,又稱一O七課綱,是臺灣教育首度全面性實施課程變革,對高中教育影響尤大;高中的「班級課表」將成歷史名詞,「同班同學」將打破教室的界線。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家長的觀念,都要改變,才能正向面對即將來臨的變革與挑戰。
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規畫組組長李文富指出,未來高中教育面臨三大時代挑戰,第一個挑戰是「從菁英教育到普及教育」,強調差異化教學、多元學習及發展學校特色;第二個挑戰是「人的教育與人才培養」,從全球化人才競爭與確保國民素養的思維下,培養學生跨界能力、公民責任與素養;第三個挑戰是「適性揚才與優質銜接」,高中課程設計與大學選才方式的連動方式。
一O七課綱涵括十二年一貫的課程規畫,但對普通型高中影響最大。課程分「部定課程」與「校訂課程」兩大類。「部定課程」包含部定必修、加深加廣選修;「校訂課程」則有多元選修、校訂必修、 補強性選修、團體活動、彈性學習(含自主學習)等。
 
普通高中課程五大變革  
 
 
1.必修學分數由一三八學分降為一一八學分;另開加深加廣必選及選修課程。例如,國文必修學分從現行二十四學分降為二十學分,但學生必須另外選修至少四學分的國文加深加廣課程,例如國學常識、語文表達與傳播應用、文學選讀、專題閱讀、多元或補強選修(類似補救教學)等。
2.新增「校訂必修」四至八學分,規畫校本特色課程,須以專題、跨領域、知識統整應用、動手做為主。
3.新增「彈性/自主學習」課,每週二至三節。可以找同學做專題研究、去圖書館找資料,把學習主權還給學生。
4.重視「多元選修」、「跨領域」、「動手做」,學生至少選修六學分的多元選修課程、至少四學分的「跨領域/科目專題」、「實作/實驗」或「探索體驗」等課程。
5.降低修課學分數,從現行的一九八個學分,減為一八O個學分;畢業門檻也從現行的一六O個學分,減為一五O個學分。
 
 
 
上述課程的變革,落實在普通高中的學習,將帶來五大改變:  
打破教室界線,分組跑班教學。新課綱中,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綜合活動、科技、健康與體育八領域的基礎學科,列為「部定必修課程」,學校須依學生的能力適性教學。另有近三分之一的學分是多元「選修課程」,這類課程將改變現在四十人一班的大班制,改採十二人甚至十人的小班制。
高中生不再是全天坐在同一間教室上課,而會依據能力、興趣來跑班上課。例如國文四學分必選,對文科有興趣的學生可選「國學常識」、「小說選讀」;對理工科有興趣的學生,可選「語文表達與應用」、「科學閱讀與寫作」。傳統的「同班同學」概念,將轉化成「同溫層」、「同好」同學的意涵。
一生一課表,差異化學習。高中將開出比既有班級數多一.二到一.五倍的選修課供學生選擇。學校也須設置課程輔導諮詢教師,建立課程及學習地圖,提供多元進路的選課輔導。其中,加深加廣的選修是延伸部定必修的課程,除國文至少修四學分、英文和第二外語至少修六學分,其餘讓學生自主選修,目的是讓學生在高中的學習,可以銜接到大學教育。
打破學科壁壘,進階跨領域統整。傳統考科的必修學分減少,多元選修、校本課程、專題製作等課程增加,高中分科教師的必修授課時數減少後,要補足授課時數,必須開始跨領域協同教學與備課。高中生也要培養主動學習、分組合作學習的態度和方法。
重視動手做,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教學向來是學科能力至上,一O七課綱則更重視統整知識、動手操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除了部定必修「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四學分,學生至少要再增加選修四學分的跨領域專題、實作及實驗、探索體驗等課程。這類課程將跳脫傳統教師單向講述的形態,而是走到戶外實地踏察、進入實驗室動手操作、分組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建立學習歷程檔案,不再考試至上。新課綱會影響未來考試及升學方式。配合十二年國教課綱的實施,大學招聯會提出六個考招連動草案,
http://udn.com/news/story/6925/2145255
未來大學升學將採計「X」(學科測驗,以部定必修為命題範圍)、「Y」(分科測驗,以多元選修、加深加廣為命題範圍)以及「P」(學習歷程檔案)。
依此規畫,大學選才時可參考高中階段的學習表現,除了必修課之外,選修課、自主學習表現、專題研究成果,都可能成為升學參考。
「從量變到質變,一O七課綱確實是翻轉高中教育的契機。」曾任十二年國教課綱幕僚工作的臺東大學教授曾世杰表示,過去高中課表排太滿,高中生作息被上課、考試排滿,少有自主學習空間,因此新課綱採「減法」思維,減少必修學分,才能增加探索與實作的課程。
但是,美麗的藍圖畫好了,挑戰才要開始。
 
曾世杰舉例說,實驗課程要落實,「管理實驗室的人是誰?」未來高中教師要進行加深加廣、跨領域教的教學負擔更重,需要有教學後勤部隊,像是實驗室管理員,讓實驗課進行更加順暢。
 
教師增能也很重要,但由上而下規畫的教師進修效果不彰。十二年國教上路後,教育部規定教師每人至少要上五堂課、十八小時的研習,還要求各校提報研習的「達成率」,被第一線教師戲稱為「五一八慘案」。
 
「由下而上,才能激發教師的熱情。」曾世杰以南投縣爽文國中主任王政忠發起
http://dream.k12cc.tw/
「我有一個夢」教師專業社群研習為例,從「夢一」到「夢二」,吸引兩千多位教師主動報名,自付交通費也要熱情參與。曾世杰建議教育部,應該改變請教授為中小學教師上課的研習模式,改從行政及經費支援方式,協助第一線教師由下而上辦增能研習。
 
除了教師專業的提升外,學校空間是否能滿足跑班上課需求?選修課程增加,鐘點費預算是否編足?臺北市教育課程督學、麗山高中教師藍偉瑩已預見,若要落實選修課,會有大校不夠空間跑班、小校招不到教師開課的窘境。
 
另一個挑戰是,社會領綱延後兩年上路,在總綱已框好時數的大架構下,舊社會領綱的授課時數及課程安排,如何與新課綱「合體」,以及升學考試的配套,都讓高中端很傷腦筋。
 
此外,新課綱上路後前兩年,一○七及一○八學年度,高中現場將出現「一校兩綱」,新生適用一○七課綱,舊生上一○一課綱(九九課綱微調),新舊課綱過渡期的師資、調配、課務安排等,將對高中現場造成極大的衝擊。
 
對於社會領綱延後實施的配套,國教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洪詠善表示,新課綱實施時,若社會領域採用現行課綱,學分數依新的十二年國教總綱學分數實施,並以不排擠其他領域或占用選修及彈性時間為目標;社會領域在大學招生考試的配套,國教院會也會提供相關內容與建議,供大學考招單位研議參考。
 
然而,一○七課綱能否順利實施,高中端還在觀望。其中,兩大關鍵因素將影響學校是否願意「玩真的」,一是新課綱真的會如期上路嗎?二是大學考招連動方案還沒定案,如果升學方式不改變,學校寧可以不變應萬變。
 
為了回應「反黑箱課綱」,立法院三讀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課程審議委員會改組納入學生及社會公正人士代表,增加立法院審查及行政院聘任兩個關卡,對新課綱上路增添變數。
 
對此,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表示,今年十月可望召開第一次課審大會,預定一○六年二月完成各領綱的審查公布;針對高中課綱,也已有三、四十個配套措施同步在研礙,包括教學設備汰舊換新、選修課的鐘點費、減班不減師等。
 
教育部已成立十二年國教協作中心,幾乎每天都在開會討論,林騰蛟表示,教育部會傾全力以新課綱如期於一○七年八月為目標。
 
至於高中老師和家長最關切的大學考招連動方案,大考中心八月底已針對六個草案舉辦四場公聽會,接下來要辦理世界咖啡館形式的論壇,高教司副司長朱俊彰表示,大學招聯會希望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提出「聚焦」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