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十四歲的國二男生阿信,因沉迷於玩網路連線遊戲,有時直到凌晨三、四點還不想睡覺,對此家人感到憂心,因而拔掉網路線,不料竟引發阿信作勢動手打人的情形;醫師指出,近年來網路世界佔據青少年的市場,十個就有三個出現網路成癮傾向,建議家長建立規則、監督,並多多陪伴孩子走向戶外,找出虛擬世界以外更有趣的事,也可增進親子關係。
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蕭亦伶醫師表示,該名學童「阿信」小學時在課業上表現十分優異,成績一直保持前十名,上國中後課業加重,在班上的排名直直落,他開始變得煩躁、容易生氣、食欲變差、功課壓力很大。家長剛開始認為是青春期正常的階段,加上無暇管教,並沒有特別在意,直到發現凌晨三點還沉迷於電腦前玩遊戲,拔掉網路線阿信卻作勢要打人,媽媽才驚覺不對勁將帶孩子去身心科診斷。
蕭亦伶醫師指出,憂鬱、易緊張,人際社交互動技巧不足,甚至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網路成癮機率較高,這類孩子碰到真實的人就會避開,而網路上不必跟真人接觸,模擬有成就感的角色、表現自己,成就感愈來愈大就會越有吸引力。而家長對於孩子應幫忙處理憂鬱、焦慮情緒的能力,當發現子女異狀時,與孩子一同討論解決方法,共同建立規則並做到監督,也可以請學校輔導室協助,在學校的情境中,學習處理人際互動問題或學校適應狀態所產生的情緒問題。
蕭亦伶醫師呼籲,預防網路成癮的方式有很多,藥物可以調整情緒波動,在人際互動、情緒焦慮輔導處理上,倚重學校老師協助教導學生如何處理緊張、焦慮,長期低頭玩手機、打電腦,平時保持40分鐘做一次肢體伸展也有助於身體健康,在家庭生活中,朋友、家人陪伴子女走向戶外,找出比虛擬世界更讓他們感興趣的事,如登山、騎腳踏車等運動,也可從中培養運動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