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非學校化社會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反學校教育運動(Deschooling Movement)   反學校教育運動因1971年《反學校教育社會》(或譯作《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一書的出版而引發;此書深刻地影響西方的教育思想,也震撼了那些志得意滿的專業教育者。因為作者伊利希(Ivan Illich, 1926-2002)在書中以最戲劇性的形式來質疑正式學校機構存在的必要性。伊利希認為「反學校教育」應被視為西方教育思想的一項重要改革,即使我們對此仍缺少任何理性的歷史觀點。 伊利希大部分的想法,是遵循著馬克思主義者對歷史的解釋而來的;他強調學校是一個邪惡的、反人文的機構,應該盡快地被撤除。對伊利希而言,「學校」是一個普通名詞,下至幼稚園,上至大學,都只是一個巨大的整合系統,目的在讓人們可以在不同的行業中找到工作。以他的觀點而言,學校教育並未為個人預備一種有意義的生活,反而只是經由對文憑的控制,來達成其壟斷的行為而已。 在當前的教育活動中,學校倡導市場經濟,知識被包裝成商品,與真實情境脫離,因而並無太大意義。至於課程則是向「知識存貨」場所提貨出來,就如同超級市場中無生命的貨物一般。學校機構如同監獄、軍隊、修道院這些不平衡的社會機構一樣,使用強制的方式,將一群具有相當同質性的人聚在一起;但這不是自然的。根據伊利希的說法,兒童在這樣的環境中被制約了,接受了教育中所謂正確的價值觀,並被迫扮演著這個機構中的角色;他稱之為「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 不過,反學校教育並非建設性的做法。什麼才是建設性的步驟呢?伊利希認為必須完全讓學習「非正式化」:只要有一個合適的地方,人們會主動的、好奇的、靈活的去進行與個人和社會生活有關的學習活動。在伊利希的教育理論中,人無優劣之分,只是有差異;這些差異讓我們以不同方式生活,並且追求不同形式的成就。只要我們對這些活動夠投入,那麼成就就會有價值。因此,學習的內容必須滿足個人的需求,學習取自生活的活動中,取自五花八門的環境中。 根據伊利希的構想,教師的任務必須改變,而國家的任務也不再是提供教育的工作,因為再也沒有學校了。   【資料來源】:馮朝霖(2000)。反學校教育運動。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二)(頁74-75)。台北市:文景。     Stage 5 - Social Contract and Individual Rights法治觀念取向==>傾向社會大眾 At this stage, people begin to account for the differing values, opinions and beliefs of other people. Rules of law are important for maintaining a society, but members of the socie..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伊利希Deschooling Movement來質疑正內容必須反學校教育反學校教育運動得意滿的專潛在課程」的觀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