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國小體育科專業知能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21.體育課程設計中,運動教育模式的實質評量方式為何?
(A)連續性評量與檢核單評量
(B)連續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
(C)連續性評量與形成性評量
(D)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適中
2F
112堅持‧上岸 大三上 (2022/02/01)

健體領綱(一)評量原則

1.評量的範圍以學習重點為依據,並對照核心素養達成的情形,可在教學前、中、後實施,兼顧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量,強調真實性評量且連結學生於實際情境中的應用。 

2.評量應兼顧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與特殊需求,給予彈性、適性的評量方式。特殊需求學生的評量可選擇較適合其身心狀況的項目來進行整體性的評量。

 3.健康教育/健康與護理課程應重視日常生活健康習慣之落實情形,且在所處生活情境的脈絡下,考量學生個別的健康狀況、家庭環境與進步幅度,以診斷學生健康問題,施以健康指導,藉此促進學生實踐健康的生活型態。 

4.體育課程應考量學生個別的起點行為與進步幅度,以診斷學習困難、培養運動參 與及欣賞的...


查看完整內容
3F
雙榜感謝阿摩 大四上 (2022/05/02)
「連續」評量模式概念說明如下:
  1. 此模式結合是結合中介教學及漸進提示而成的評量模式。採此模式的研究者認為:適當的中介學習經驗對個體認知的發展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故主張對不同程度的受試者分階段來實施不同的評量。
  2. 此模式分為兩階段(前測 ─ 訓練 ─ 再測 ─ 後測),來鑑定受試者的能力及認知缺陷:
    1. 階段一:標準化的評量方式(評估受試者的一般認知能力)實施漸進提示的教學測試受試者的獨立表現水準,若此階段無法達到預定標準則進入下一階段。
    2. 階段二:分別實施「漸進提示」或「中介教學訓練」,並進行一連串的評量,以了解受試者學習維持和遷移的能力。
  • 評量重點:了解受試者在訓練後(即經過中介和漸進提示訓練後),在保留和學習遷移作業上的表現。
  • 評量目的:視不同的教學介入,對受試者的學習效益為何。以及確認有效介入的成分。
  • 評量結果:結果顯示中介訓練比提示訓練更能促進學習的遷移。教師對受試者在動態評量中的表現評價,優於受試者在靜態評量的表現。
4F
wph2222 小五下 (2023/03/20)

運動教育模式

Siedentop(1994)指出運動教育模式有六項特徵,分別為運動季、團隊小組、正式競賽、決賽時期、成績紀錄留存、慶祝活動,一個運動季以8至12節每節45分鐘或10至14節每節30分鐘較適宜。


6417485619e6a.jpg#s-443,600

形成性評量 (Formative Assessment)
是在教學活動進行中,對教師的教學安排以及對學生的學習表現所進行的評量。

總結性評量 (Summative Assessment)
通常是在一教學活動結束後教師對學生學習成就結果所進行的評量,以決定其教學目標達成的程度與教學目標訂定的適切性。

21.體育課程設計中,運動教育模式的實質評量方式為何? (A)連續性評量與檢核..-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