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物權編概要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25.無行為能力人於行為時有識別能力,法律效果為何?
(A)有責任能力
(B)有限制責任能力
(C)責任能力之有無依個案而定
(D)無責任能力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簡單
最佳解!
高考上榜再學習(安心豪) 高三上 (2013/07/10)
民法187: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以行為時有識別能力為限.....看完整詳解
2F
A.m. Liao 高二上 (2015/09/26)
以行為時有識別能力為限,與其法定代理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3F
全國榜首 高一上 (2020/01/04)


第 187 條
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以行為時有識
別能力為限,與其法定代理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行為時無識別能力者
,由其法定代理人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法定代理人如其監督並未疏懈,或縱加以相當之監督,而仍不
免發生損害者,不負賠償責任。
如不能依前二項規定受損害賠償時,法院因被害人之聲請,得斟酌行為人
及其法定代理人與被害人之經濟狀況,令行為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為全部或
一部之損害賠償。
前項規定,於其他之人,在無意識或精神錯亂中所為之行為致第三人受損
害時,準用之。


4F
きんじょうすい 高三上 (2022/01/01)

25.無行為能力人於行為時有識別能力,法律效果?(A)有責任能力

  有責任能力 連帶負責


第 187 條
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以行為時有識別能力為限,與其法定代理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行為時無識別能力,由其法定代理人負損害賠償責任。

25.無行為能力人於行為時有識別能力,法律效果為何? (A)有責任能力(B)有..-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