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情境描述(一) :題組 45~47 陳老師今年第一次接五年級導師的職務,在暑..-阿摩線上測驗
5F 感謝阿摩!113上岸 高二下 (2024/05/29)
Dreikurs提出目標導向型理論,底下試就學生不良行為之四種錯誤目標及輔導策略加以說明:
學生不良行為的四種錯誤目標:
獲得注意 當兒童沒有機會經由有益的貢獻來獲取的地位時,會轉而以「偏差行為」,有積極建設性(如:偏激的批評)、消極建設性(如:過於小心翼翼、刻意想成為模範生)、積極破壞性(如愛表現、搬弄是非)和消極破壞性(如:愛哭、無精打采)等以獲取地位。 尋求權力 若師長為採取正確的方式阻止兒童獲取注意的需要,或孩子長期處於批評與壓力之下,則孩子容易學會運用追求權力來反抗這些壓制。若他們無法控制情況,就會覺得自己無價值、不重要,因此嘗試重獲權力,由此獲得安全感。這類型孩子具攻擊傾向,其表現行為有積極性破壞... 查看完整內容 |
6F 蕭蕭 小六下 (2024/06/01)
德瑞庫期指出四種錯誤信念,稱之為錯誤的目標: (1)引起注意:當學生發現他們不能得到其所期望的承認時,他們可能透過偏差行為來取得注意。 (2)尋求權力:尋求權力的學生認為反抗成人是使他們能得其所要的唯一方法。如果學生在權力鬥爭中失敗,他們會進而表現更嚴重的偏差行為--尋求報復。 (3)尋求報復:當學生從引起注意或尋求權力仍未能獲得地位時,他們的錯誤目標就是使用他們的力量去傷害他人,如此他們才感覺有意義。他們認為勝利就是「被討厭」,此種被討厭的感覺最後反過來傷害自己,使自己覺得沒有價值,於是形成下一個錯誤目標--表現無能力。 (4)表現無力感:在此階段,學生感覺他們完全無助,視他們自己完全失敗,不再努力。他們從任何可能會再感到挫敗的情境撤退。 取自教育百科 |
7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