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且擁有VIP』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全語言教學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全語言是一種教育哲學與信念,涵蓋了語言、學習者、教師、課程、教室的五個系統觀念。       一、在語言方面     全語言主張語言是整體性的,是不可分割且包含內容的。語言中的音、字、詞、片語、子句、和句子,都只是語言的片段,而片段的總合並不等於整體,語言只 有在完整時才是語言。完整的文章或語言事件中的對話論談才是有意義、可運作的語言單位。若教師只關注在單字、片語、或句子時,他們已經跳出了完整真實的語 言情境。在全語言的學習中,學習的焦點是真實語言事件中所承載的意義,而不是語言本身。所謂的完整,不單單只是讀、聽、寫概念的明瞭,還包含對實際情境的 體認。教師須以「溝通」與「意義」作為語言學習的重點。全語言主張兒童在學習語文時,應有完整的意義與情境;即由整體學起,然後逐漸到局部片段,亦即由文 而句,由句而詞,由詞而字。    既然學生使用語言或文字的目的主要在溝通,溝通時意義的表達就遠比語言形式的精確度來的重要。全語言教師應重視學生成品所要表達的意義,而不是過度強調 表達形式的正確與否。學生使用文字應該有一個真實的目的,而不只是單純的練習而已。所以,學校的語文教學應強調語言的整體性,不應將語言分離成片段做單獨 無意義的學習。   我們是在社會運用語言的實際過程中,習得語言的。我們為實際目的而使用語言,因此,語言教學的聽說讀寫或動應是有意義的。學生聽得多、說得多、讀得多、則是使語言能力進步的最好方法。       二、在學習者方面       全語言對於學習者方面有以下論點:   ‧ 全語言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覺得是為自己主動積極的學習,而不是為學校功課,或為取悅老師而做。 ‧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從整體到局部學習,從模糊到明確,從大概到細節,從具體到抽象。 ‧ 學生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其學習與人格、經驗、情感,以及社會皆是密不可分的。全語言重視兒童自己學習,自己創造建構的潛能。 ‧ 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學生對於要學什麼,怎麼學,何時學,為什麼要學,從哪裡學得,應該有相當的自主權,並非全部由老師來安排。 ‧ 學生在學習語言和透過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學會語言,二者同時發生,且發生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換句話說,語言的發展與學習沒有特定的次序或技巧。 ‧ 學習者先發展其閱讀書寫的功能觀,然後發展其控制閱讀書寫形成之能力。 ‧ 總歸一句,語言發展是個人和社會的全然成就。       三、在教師方面     全語言教學的觀點認為,教師應將教室的中心舞台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過程的主角。學生可以擁有足夠的自由與空間,老師則扮演輔助與引導啟發的角 色;也可以說,老師是一位「中介者」與「協助者」,老師設計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其中自動地找尋問題的解決方法與答案。全語言教師了解每個學習者都有其學習 的發生時機,他們尋求適當的機會以利社會互動的發生。他們知道教師只能旁導、支援、督促,和鼓勵,但不能控制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室中,既不帶領學生學 習,也不控制學生的學習內容或方法,只是幫助學生發現各種現象與事物間的關係,讓學生不間斷地體會架構自己的認知。教師在教育中的主要任務是建立良好的學 習環境及豐富的資源,不直接把知識的結果傳授給學生,而是在學生與周遭的世界進行互動並建構其知識系統時,提供必要的引導與協助。    除此之外,全語言教師也是一個敏銳的「觀察者」與「示範者」,從學生的作品與行為中了解學生的語文發展過程及問題,鼓勵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在由教師與身 兼學習者和作者的學生所組成的社群當中,教師必須以身作則,提供探索知識與閱讀寫作的示範。教師也必須和學習者分享對學習的控制權,使學生建立主動、積 極,與負責任的態度。       四、在課程方面     全語言教學認為,選擇好的閱讀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它不採用統一的教科書,而選擇使用讓學生覺得有用、有趣,並適切的教材。而一個適切的課程須具備統整、相關,和跨科際的特質。   全語言主張課程的雙重目 的為語言發展和內容學習。舉例來說,讓學生進行一項社區研究或科學實驗時,研究探討的本身是第一目的,提供機會讓學生介入真實的語言事件,讓聽說讀寫發生 在探索的經驗中則是第二重目的。教師的課程計劃目的在延伸拓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效力、知識,即對整個社會世界的了解。   此外,真實是本質。學生在進行活動時,有自主權去選擇用什麼語言模式去做,且須體認到他們所從事的活動是有趣的、有用的。學生也必須知道,語言活動是為他們自己,而不是為了老師、家長,或學校。   所謂語言跨科際,即指各科教師須考慮在該科目內的語言使用,並且視該課程具有上述之雙重目的。課程活動也應該以主題來架構,主題的內容可以五花八門,譬如說可以是科學的、社會的、人文的、藝術的。主題可以提供學生作為調查、語言使用,和認知發展的中心。   全語言的學習材料必須是有意義的,具相關性的文章,只專注在教讀寫方面的教科書是不必要的。Norton, D. E. (1993) 曾對於全語言課程及教材提出以下的論點:   ‧ 全語言教材須以學生的語言為重心。課程應該幫助老師將重點放在學生溝通的真正目的上。 ‧ 全語言教材應該強調以社交為語言用途的教學活動。課程應該要幫助學生重視自己在聽說讀寫方面的努力,且幫助學生學習去發展清晰且適當的溝通技巧。 ‧ 全語言教材必須反映聽說讀寫的自然統整性。課程應該包含具挑戰性的文學作品及語言活動。 ‧ 全語言教材必須認知到發展中語言成長的宏觀性。學生應該學習慢慢地以語言的複雜模式和更具批判性的文章去使用他們的知識、技能、策略,及意識。 ‧ 全語言教材應該幫助教師來評量學生的語言使用。教材應該引導教師來發展語言主要目標的評量過程。 ‧ 全語言教材應該激發教師和學生的思考。教科書應該推廣語言的詢問;例如語言的目的、起源、成長,和改變。 ‧ 全語言教材應該幫助學生認知到語言的文化層面,且幫助他們達到體認其他語言的文化範疇。 ‧ 全語言教材應該反映主要領域的聽說讀寫學習重心。       五、在教室方面      全語言教室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兩間教室是一樣的。全語言教室沒有特定的樣子,但教室內仍有一些可觀察到的現象;譬如說,教師與學生一起計劃課程活動, 討論要做些什麼,如何做,什麼時間做,需要哪些資源,學生與老師同時高度參與等等,整間教室的氣氛十分自在、活潑,整個活動過程圓融,很自在且秩序的轉 接。    不同於傳統教室的呆板、單調,全語言教室充滿了符號、標誌、書籍、報紙、雜誌、海報、期刊、百科全書等等的文書,學生也可以自行帶入各式各樣課程所需的 參考書籍。全語言課程沒有統一或一系列的教科書、練習簿,或作業簿,所以學生可閱讀適合自己的材料。常見的讀寫環境包括:信箱、郵筒、佈告欄、新聞站等。 另外,教室裡面也有一個班級圖書館,圖書區內有讀書會,或書籍交換的活動,並長期有大量從社區圖書館借來的圖書,學生可以多元且立即地取得。教室內的各種 學習中心,如寫作中心、視聽中心等,則強調舒適的擺設及齊全的教具,以吸引學生利用。圖書和書寫區隨時供應一般性學習和特定主題學習需要的設備與資源。    全語言教室以學習區的方式組織,且有充實的學習資源。教師通常依主題安排學習區,能將語言統整入學習活動中。全語言教室容許學生組織自己的教室,且學生 通常能自行制訂材料及設備的使用規則。全語言教室引導學生相互尊重的民主素養,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以及友善支持的學習氣氛。   全語言教室會有許多的語言活動,而這些活動主要目的在鼓舞學生使用語言及文字來表達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全語言全語言教學學習者教室教師語言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