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 |
【閒聊】該不該提早學ㄅㄆㄇ? ~注音符號的學習難題發表于: 2012/06/20 |
長久以來,對於注音符號教學,教育當局所採取的態度一向是:幼兒園不可以教。然而,一紙命令並無法禁絕爸媽出於擔心而讓孩子提早學注音的風氣。不少家長都 聽說,上小學後,因為大部分小朋友都學過注音符號,所以老師會很快教過去。因此雖然教育部明令規定小學有十週的注音符號課程,有些家長還是覺得,把孩子送 到有注音符號教學的幼兒園或正音班,讓孩子提早學,才比較放心。
提早學,真的比較好嗎?
可是,提早起步,孩子的學習就沒問題了嗎?這個問題,是見仁見智的。有的幼兒園在孩子畢業前教授一、兩個月的注音符號,效果不錯,孩子進小學 後的確比較沒有銜接上的問題。但有些爸媽的經驗是,孩子學過以後,會覺得小學課程太無聊,反而無心上課。有些小學老師則認為,幼兒園老師的教法不見得正 確,到小學才去矯正會比較困難。
起步慢,真的會有影響嗎?
回頭來看沒有提早學注音的孩子,也許剛開始真的可能成績落後,但通常都可以迎頭趕上。而且,上小學以後才學的孩子,雖然起步較晚,但好處是可 以從頭學習正確的注音符號。甚至,也有些先前沒有學過注音符號的孩子,只是完全跟著小學老師的進度,每天回來寫作業、複習,也都可以跟得上。
學習注音符號,挫折在哪裡?
所以,早學或晚學的結果並不是絕對的。其實,爸媽擔心的無非是孩子學不好,那麼最重要的應該是去瞭解,到底影響注音符號學習和適應的因素有哪些,孩子實際上會碰到什麼困難,或許更能對症下藥。
注音符號的學習問題牽涉很廣,孩子的性格、能力和學習特性、家長的態度、老師的教學方法、教材等都有關係;而課程的安排沒有考慮到注音符號的困難度,以及配合孩子的發展、學習特質去設計,也是造成孩子學習挫折的主要原因。
§ 注音符號本身的困難度
客觀來看,注音符號對幼兒來說本來就是比較困難的。學齡前孩子的學習原則,是要對他有用、有意義、能引發興趣、能實際操作的,可是,注音符號 很抽象,雖然筆劃簡單,卻長得都很像,不易辨認;有些音,像ㄥ和ㄣ等也很類似,容易混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又不像國字常見或容易知道它的用途,更難引 發孩子主動探索的興趣。
此外,拼音常會讓孩子感到困惑。像注音符號雖然有規則,但仔細分析,又有許多例外;例如,單音的「ㄒ」和加了「一」的「ㄒ一」(溪),發音都一樣,但有的單音和「一」拼起來,卻是發不同的音。有的孩子會抓到例外而順著它的邏輯去思考,就可能搞混、用錯。
§ 課程安排不合理
另外,現行的教學安排在十週內要學到精熟的地步,也增加了孩子的學習負擔。一般幼兒能將說話的規則掌握得很好,是因為他一天當中有很多時間在 聽大人說話、看書,從各個方面反覆地接觸練習。但是,孩子平常沒什麼機會接觸注音符號,目前的教學又是讓孩子在短時間、從不多的例子中去瞭解規則,孩子當 然只能用純記憶的方式去學習了。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不管在生活型態、上課方式等,都需要時間調適,這樣的課程安排將會給孩子太多壓力。其實,如果多給 孩子一些時間,學習困難是可以改善的。
拉長接觸時間,減輕學習負擔
有些專家、小學老師認為,要拉長孩子的學習時間,可以往前從學前階段開始。不過,這並不意謂,像目前一些幼兒園所做的,把小學課程整套提早搬 到學前階段;因為重複念同樣的課本,孩子上小學後,上課容易無聊、不專心;而且,幼兒園老師不一定受過專業、正確的注音符號教學訓練,孩子提早學,有可能 學得不正確。
可行的作法是,在學前階段,讓孩子先有接觸注音符號的機會;利用遊戲、兒歌、兒童讀物來引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認識、熟悉注音符號,知道它是做什麼用的;但是把較難的拼音部分,留到小學再有系統地學。事實上,有些幼兒園已經這麼做了,爸媽平常在家也可以嘗試。
不過,提醒爸媽,學前階段學習注音符號,必須以孩子有興趣為前提,不要強迫他學。而當孩子想嘗試寫字時,爸媽必須留意孩子手部小肌肉是否成熟,寫字時,也要注意孩子的握筆姿勢、坐姿、筆順是否正確。
除了耐心陪孩子走過難關,爸媽需要做的,應該是調整心態,不要把注音符號的學習看得太重要。事實上,它只是學習國語的一項工具,讓孩子可以用 來認字、發音、查字典,學得好不好,對孩子的未來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所以,爸媽不妨放輕鬆,讓孩子從興趣出發,試一試、玩一玩,也就足夠了,至於更進一 步的學習,還是留給以後的小學老師來做吧!
◎ 本文摘錄自:學前教育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