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研一上
阿摩第 5 期
28673枚
 2 

【國小】課程發展與設計--3

發表于: 2013/02/11



 





 

 

 

 

 

 

 

 

 

類型

 

 

 

 

 

 

 

 

 

 

 

 

 

 

 

 

 

 

 

 

 

 

 

 

 

 

類型

 

 




file:///C:\Users\nunu\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5\clip_image001.emz






 



正式課程



非正式課程





課程中心



以學科為中心(有學科名稱,課程設計)



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活動為主)





教學型態



教學過程嚴謹,固定進度



學校自主性高,彈性大





評量



正式的評量(月考、段考)與視導



沒有正式的評量與視導





舉例



國、英、數、社等(七大領域)



班會、週會、聯課活動、掃除時間、運動會





.





潛在課程





定義



隱藏在學校所有學習情境中,經學校有意、無意的設計,學生學到許多經驗,這個經驗會影響個人,而學生本人卻不自知。





形成方式



(一)善意的設計:社會情境的潛在課程,例如:實習(正:努力、敬業;負:偷懶、不敬業)。

(二)有意且善意的設計:學校的行政人員,藉改善學校情境,促進有利的學習氣氛,提升學習效果。例如:學校美化、綠化、教室佈置、學習角等。(安排有利的學習情境)

(三)有意且惡意的設計:教室教學,師生互動,教科書編輯,灌輸偏差意識型態。例如:性別角色、勞資權益、政治、宗教意識型式等。





特性



(1)影響有正向也有負向(2)影響是一種可能,不是絕對  (3)它的影響比外顯課程深遠

(4)影響是一種間接,而非直接(改變)   (5)影響以情意居多,認知偏少





.





空無課程





定義



(1)學校該教學(設計/有)而未教學(設計/有)的課程。

(2)從缺乏的觀點(角度)探究其對學生的影響。





提倡者



艾斯納Eisner





探究層面



(1)學科領域:法律、經濟、人類學。

(2)心智技能:重邏輯分析能力,缺乏創意、想像能力的教學。

(3)情意層面:重美育的認知層面,忽略欣賞、情緒的舒發、人格陶冶。




 

 

 




 





空白課程(留白課程)





定義



正式學校的節數時間,完全未經設計的預留。





內容



(1)補救教學           (2)學校特色發展活動          (3)班級輔導

(4)全年級活動         (5)全校性活動                (6)學生獨立學習





.





 



課程類型



行政決定





理想課程



成員建議。教育體系內外的成員,依自己的價值觀建議的課程。



社會階級





正式課程



修正、教育目標需求。將理想課程經修後,其適合學校的教育目標及需求。



機構階級





知覺課程



教師對於新課程的觀點、瞭解程度、看法。



教學階級





運作課程



教師、實際情況。教師在實際教室情境教學所表現出的課程精神、重點。



教學階級





經驗課程



學生、教師運作。學生透過教師運作後所能得到的經驗。



個人層級





.





課程類型



內容





分科課程



以科目為單位的課程。





相關課程



以科目為單位,加強相關課程材料的連續,如:國語上春天,音樂配合上春天音樂等。





融合課程



把相關科目材料合併,重新改寫成一個科目,如:歷史、地理、公民合併為社會。





廣域課程



將生活型態分為多個範疇、領域,再去尋找材料編寫,如:我的家園。





核心課程



以學科領域為中心,再實施教學的同一時間,其他學科的教學材料盡量與其核心配合,如:社會領域。





活動課程



以學生的實際經驗為課程,重發展、興趣、需求。(克伯屈Kilpatric)(杜威Dewey)





同位課程



3/4相關課程+1/4活動課程。





 





理論



傳統時間



 





類型



年代



內涵



主義盛行





學科中心



50~60年代



重學科的知識體系、邏輯架構。



行為主義





學生中心



70年代



課程需配合學生身心發展(需求、興趣、能力)。



人本主義





社會中心



70年代後



課程成為改造社會、重建社會新秩序的工具。



批判教育學





.





再概念化







類型



年代



人物



內涵





傳統課程



50年代以前



Tyler、Taba



重目標模式設計,為了教學成效。





實證



60年代



Walker、Jansan



重課程設計的準確性、預測性、控制性。





再概念化



1960



Pinar、Apple



(1)「課程理解」取代「課程設計」。(強調課程參與者、實施者有權力參與課程設計)

(2)課程設計完成後,從其他相關領域(哲學、歷史、心理分析等)再給予批判、闡述、解釋。




 

 

 

 

 




 





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