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反學校文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反學校文化Anti-School Culture or Counter-School Culture  張建成2000年12月教育大辭書 名詞解釋:   反學校文化是學生次級文化或青年文化的一種特殊類型,主要特徵是學生反抗教師權威、鄙視學校價值,同儕之間另有一套不是建立在學業成就上的地位體系。 高登(C.W. Gordon)的研究發現,學生在非學業活動之成就,容易助其獲得較高的同儕地位。 柯爾曼(J.S. Coleman)的研究也發現,高中男生想在學生團體中獲得較高的地位,最好努力運動,成為體育明星,女生則須努力裝扮自己,培養社交能力,爭取人緣,優異的學業成績,不論男女都比較不受重視。   關於「反學校文化」的成因,學者提出的解釋甚多。首先,結構功能論者認為,使學校文化是地位不利的學生,在學校「地位競逐」的過程中,又遭遇挫折與失敗的產物。譬如勞工子弟或下層階級的學生,通常無法獲得學校所認定的「成就」,即優異的學業成績。而學業失敗就等於地位剝奪,喪失獲得肯定與讚賞的可能性。要解決此一困境,只好另創一套不同的地位體系,有的以犯罪為主,有的以社交為主,有的則耽溺於通俗音樂,形形色色,不一而足,都是反學校的文化。   衝突論者反對這種和諧學派的看法,他們認為學生的次級文化,通常會反映其所屬的社會階級背景,整個社會中的階級衝突與對抗現象,也會在學校中發生。如果學生的家庭、社區、階級或族群,如勞工階層或少數民族,並不認同學校中占優勢地位的中產階級文化,學生當然也不會努力參與以學業成就為準的地位體系。因此學生的反學校文化,不是適應優勢文化失敗的產物,而是階級文化衝突與對抗的結果。所以勞工階級的學生,可能一開始就視學校為壓迫者,想盡辦法要在學校體制中爭取自己的天空。於是敵視教師及成績好的乖學生,以搗亂、喧鬧、攻擊、玩笑等方式,爭取生活主控權,嘲弄組織權威,否定知識價值,形成反學校的文化。   近來,教育人類學家嘗試從文化生態的觀點,解釋弱勢族群學生的反學校文化,其中有關非自願性少數民族的研究發現,與衝突學派的看法,頗有異曲同工之效。非自願性的少數民族或弱勢族群,如美國黑人及印地安人,認為自己在類似的客觀條件下與人競爭,卻屢遭失敗的原因,不在自己,咎在白人及其優勢體制的壓迫與歧視。因而不相信白人創立的學校教育,堅持學校沒有用處,學不到什麼東西,懷疑學校教育能否改善他們的社會地位與生活水準。致其子女的學習意願,跟著相對降低,集體對抗教師的要求,同儕之間相互牽制,強調接受學校教育或追求學業成就,就是背叛族人,就是向壓迫者投降。這種反學校文化,造成許多弱勢族群學生的成績低落,中途輟學,始終徘徊在社會結構的底層。(參見「學生次級文化」、「青年文化」)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2911/?index=5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反學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