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溝通分析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一)溝通分析對人格的看法 柏恩認為任何一個人都是經由和別人迴然不同的人格中心(Personality center)或自我狀態(ego states)來表現自己特有的行為。自我狀態並非是角色,而是種真實的心態,分為:父母:指記錄在腦裡的一些早期經驗—從出生到五處前所有無可懷疑或強迫性的外在事件,是模仿一個人的生身父母或代父母的一切言行、價值觀、態度而來。成人:一個人長大成人後,做任何事均會依照過去所得經驗,像電腦一般,把現實世界裡一切訊息加以評估,然後表現出最適切、最令人滿意之行為來。兒童:即內在事件的記錄—小孩子對所見所聞的反應。 (二)溝通分析對人類需求與動機方面的看法: 柏恩以為生物性的驅力(biogenetic  drives)和人類求生的基本需求,有若唇齒般密切的關係,同時也強調人類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的一舉一動,都和人類的基本需求息息相關,這些基本需求可以「渴望」一詞(hungers)來加以涵蓋。柏式認為人有以下的渴望: 1、  撫愛的渴望:根據柏恩的解釋:撫愛是「任何表示認可另一個人存在的行動。」撫愛的渴望仍來自嬰兒期需要受接觸的渴望。隨著嬰兒逐漸長大,嬰兒期時以身體實際接觸撫愛而獲致滿足的渴望,會慢慢演變成以一種間接式的撫摸,如別人的一句讚美、一個微笑或一句好話也同樣地能滿足這種渴望。 2、認可的渴望:這是種被人承認、重視的需求,也許僅僅像「你好嗎?」,「我看到你了」,這種簡單的歡迎詞,就足以讓人有「我是存在別人心底」的感覺了。 3、  利用時間的渴望:指的是一個人每天的日子該怎麼去過的這種心理需要。根據渴望的理論,人是利用時間來滿足他的各種渴望,至於人們如何利用時間,至少包括了六種方式:退縮、儀式、活動、消遣、遊戲、親密。 4、  興奮的渴望:指一種最適切的方法來組織、利用個人時間,使得這段時光變得較有趣、較具興奮性、或說是比較剌激些。 (三)溝通分析的科學單位:溝通(transaction) 柏恩開創溝通分析的理論,其目的就是為尋求一套淺顯易懂的標準化語言,以作為瞭解人類行為和情緒的工具。他為這個瞭解人類行為的基本科學單位下了個定義:他認為社交的基本單位是「溝通」。當兩個以上的人碰面了,或遲或早,其中會有人先開口說話,或以其他方式表示知道他人的存在,這叫做「溝通剌激」(transactional stimulus);然後,另一個人會說些與此剌激有關的話,或做某件事來反應,稱之為「溝通反應」(transactional response)。同時,他認為任何人都能學習自我信任、思考、認定及表達自己的感覺。「溝通分析」就是檢驗這些溝通的方法,我對你做某事,你回報我某事。溝通分析也是把由分析溝通後所得的訊息加以系統化的方法。 (四)結構分析 1、  自我狀態分析:「我是誰?」「我為何會這麼做?」「我怎麼會這樣?」結構分析就是一種以自我狀態(父母、成人、兒童)為基礎,以上述問話來分析個人思稚、感覺和行為的方法。 2、  自我狀態的發展:嬰兒一出生,覺察力就集中在自己的需求滿足和感官舒適上。儘量逃避痛苦的經驗,並且利用自己本有的感覺來與外界應對。他可說幾乎是立刻顯現出獨有的兒童狀態(父母自我狀態尚未影響到兒童自我狀態)。其次發展「父母」自我狀態,當幼兒模仿父母,扮演父母的遊戲時,父母自我狀態首次出現。有時,父母看見自己被孩子模仿、扮演時,會感到驚訝,有時他們也會非常高興。當孩子意圖解釋外在世界的時候,成人自我狀態就會出現。 (五)溝通方式的分析           當兩圈人有了交往之後,他們之間所發生的一切,都會牽到各自的自我狀態。兩人之間的溝通,常以三種型式出來: 1、  互補式溝通:是「一種適當的也是預期中的溝通方式,同時它還遵循正常人際關係的自然法則。」具有直來直往的開放特性。互補溝通可以說是兩人對對方期望的互補滿足,可以發生在任何兩種自我狀態之間,如用成人—成人的溝通方式解決問題;用父母—父母、的溝通方式感傷孩子遠離他們;利用兒童—兒童或父母—兒童的溝通方式獲得快樂。 2、  交錯溝通: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有所期粉而沒有得到預期的反應,兩人之間的溝通就「交錯」了,這時人們可能退縮、逃避對方或轉換溝通方式。人際關係中的痛苦常由交錯溝通而來,我們可說交錯溝通就是人際關係發生故障的訊號。 3、  曖味溝通:在表面上它是以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表達意願,實際上卻另有所指,即牽涉到二種以上的自我狀態,一個是表面的,一個是暗藏的。 (六)心理遊戲 柏恩定義為:「遊戲是種對定義明確,而可預測的結果,所進行的一連串心底活動。換言之,通常是反覆地,表面上合理而隱藏真正動機的,或者更通俗地說,是種埋伏著陷阱和花招的把戲…每一種遊戲基本上都是不誠實的,…。」也就是「一系列詭譎的溝通。」所以,遊戲是①有頭有尾的一系列行為。②參雜了隱藏的動機。③表面上屬於合理的互補溝通。④目的是為了達到預期中的結局,而且在填補空檔的時間,引起別人注意,或為了獲得報償,即滿足某些需求。 (七)腳本分析(sXXXcript Analysis) 即生活計畫,是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和其表現的情形,也可說是一個人在小的時候即已定好的人生計畫,所以幾乎所有人類的活動,從童年開始就受到「腳本」的限制,它發自於兒童自我狀態,透過兒童和父母的溝通編寫而成,涵蓋了一個人所學到的在家庭中得到觸撫的方法,喜愛的溝通方式,所學到的心理遊戲、已決定的基本心態。一個人的腳本常以三個問題做為中心:①我是誰?②我在這裡做什麼?③其他的人又是誰?所以,腳本分析不但是分析一個人強迫性的寪出生活中的戲劇,也是分析人與人之間相互扮演的角色。最簡單的關係,就是卡普曼三角關係,在此關係中有三個角色:拯救者、受害者、迫害者。 (八)四種基本心態(心理地位) 1、我不好—你好:這是全人類早期共同的感覺。雖然所有的嬰兒都有被輕輕拍撫的經驗,但不好的感覺累積下來的程度要較多,因此絕大多數的孩子在此時都認為自己不好。他對自己的形象主要是來自別人對他的反應,他不斷地接受這些透過語言、手勢或行為等方式傳遞過來的判決。有這種心態的人常有事事不如人的感覺,總覺得個人的榮辱得失是操之於人,自己充滿壓抑與無價值感。 2、我不好—你不好:滿週歲後,孩子的輕撫減少了;會走路後,愛撫全沒有了,挫折(如被東西絆倒)懲罰增加了,假如被遺棄和困難的狀態持續存在,那麼孩子就會認為「我不好—你也不好」。這是種把自己和別人看成一無是處的心態,不信賴別人也不接納自己,充滿失敗主義。 3、你不好:小孩若遭到他本來認為好的父母長久的虐待,那麼就會轉變為第三種的基本心態。有這種心態的人會把別人看成一文不值,充滿恐懼、缺乏安全與信任感,也是一種慎怒、忽視與貶抑一心態。我好—你也好:這是屬意識、語言的決定,基於思考、信念和行動。一個人縱使幼年時,他的「兒童」自我狀態有不好的經驗,但他的「成人」自我狀態,經過現實理智的思考歷程,決定採取「我好—你也好」的態度,這是健康的生活地位,一個人對自己感到滿意,對別人也能悅納。..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溝通分析自我狀態人格中心腳本分析柏恩互補式溝通交錯溝通興奮利用時間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