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價值轉變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國家權力不再是必要之惡,而是積極美德」,係指下列促成政府成長之那一因素? (A)社會發展 (B)政治過程 (C)價值轉變 (D)經濟混合 ~解析 : 一、「國家角色」由「警察國家」轉為「混合經濟福利國家」,就「宏觀環境」而言,可歸納下列「五項」因素 : (一)「價值轉變」之影響; (二)「社會發展」之影響; (三)「經濟混合」之影響; (四)「政治過程」之影響; (五)「科層習性」之影響。 二、影響 : (一)「價值轉變」之影響 : 近百年來,西方社會「經濟」及「科技」均有脫胎換骨的重大變遷,變遷速度愈來愈快,「社會」對「政府」的「價值理念」是「積極美德」。「政府」是公共事務「最佳管理者」的當代發展,「黎民望賢政」的觀念產生,所以稱「現代國家」為「行政國」或「稅賦國」。 (二)「社會發展」之影響 : 1.「人口增多」,「社會」對「政府」的「常態性需求」就會「增加」,有關一般民眾的治安、消防、民政等,以及有關特定民眾的青少年教育、老人安養等「公共財貨」及「服務」,使政府「產出」均會相對「擴張」。 2.「移位效果」理論是皮考克與魏斯曼( Peacock & Wiseman ) 二位學者在<1961年>合箸《英國公共支出成長》一書中所提出的見解。意謂民眾在「戰爭」、「經濟恐慌」等「社會動亂危難時期」,對「政府稅賦」的「忍受程度」會「增加」一旦「危機結束」,由於「社會」已經「習慣新的稅賦支出」,政府不會「降低支出」至「原先的水準」,而是利用「新增稅收」去挹注「新興施政計畫」,所以「民眾」的「忍稅能力」每經「一回合」的「社會危機」,就「逐級往上移位」。此一現象稱為「稅賦擴張」的「移位效果」理論。 (三)「經濟混合」之影響 : 二十世紀「30年代」全球「經濟大恐慌」,經濟學家凱因斯 ( Keynes ) 主張「經濟萎縮時期」,「政府」應「增加公共支出」以「抵銷經濟衰退」的影響。<德國>經濟學者華格納 ( Wagner ) 於1877年提出「產業工業化過程」會以「三種途徑」導致「政府成長」,被稱為「華格納法則」。 (四)「政治過程」之影響 : 1.「民主政治系統」對「社會價值」從事「權威性分配」之「過程」中,「各方」的「參與」及「競爭」會助長「政府成長」,形成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之「普樂現象」。 2.政治學者羅偉 ( Rowi ) 提出「利益團體的自由主義」,助長政府支出「分散式擴張」。 (五)「科層習性」之影響 : 1.每一類「公共產出」都是「獨占市場」,「政府機關」既「無競爭者」,則「無成本壓力」,很難控制「效率」及「生產力」,經濟學者包默 ( Baumol ) 於1967年率先提出,稱為「包默病症」。 2.「政府」愈「龐大」,愈「難」予以「重組」或「革新」,真是所謂的「政治加法遠比政治減法來得容易」。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