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溝通分析治療(TA)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TA溝通分析治療簡介 一、定義:   TA為一人格理論,及一種針對個人的成長和改變,有系統的心理治療方法。(ITAA)人格理論乃是一套描述有關於推測人類在內心、及人際層面如何運作的理論。TA的重點在「溝通」,溝通是指兩個人之間的互動,而人們都是由彼此身上得到某種注意。TA的一個主要概念在於個體的發展是與他人互動時發生的。   若由歷史與實用性兩方面來看,TA主要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這種心理治療方法的最重要目的是促進個人的成長與改變;因此TA理論實際上是由心理治療工作中發展出來的。一種了解並改變人際關係的技術,也是一種《互動治療法》。目的在提高當事人的知覺水準,使其能對未來的行為、生活做新的適當的決定。 二、TA的哲學觀 1.每一個新生嬰兒均有與生俱來的能力,能了解自己和別人是「好的」:TA的口頭禪「我好,你也好」。 2.人之所以在後來採取其中任一地位是一種決定性的過程。 3.人們需要得到他人的注意才能生存。這些假設形成一個結論,TA是一種奠基於合約的治療方法。 三、和其他學派不同的地方:「契約」與「決定」導向 【契約】 在治療過程中,由當事人訂定契約,對他想要達成目標和努力的方面所做的明確陳述。用意在於維持治療者與當事人間的平衡。 【決定】 強調每個人早年所做的決定與現在重新做決定的努力,當事人須負決定要做何改變的責任:為了要實現自己的願望,當事人應積極改變行為,契約的使用也使我們能客觀的評估當事人改變的情形。 四、溝通分析發展的歷史階段 【第一階段(1955-1962)】  自我狀態階段/父母、成人、兒童   柏恩指出自我狀態的三個階段:父母、成人、兒童,並從中詮釋思考、情感和行為,觀察當事人此時此地的現象,如接受新的刺激行為改變:面部表情、說話音調、語句結構、舉動、姿態等。猶如一個人的內部有許多不同的人員。有時這些人格彷彿控制著整個人格,這些觀察的效標並可作為推論個人過去歷史、預測未來行為的基礎。在此階段裡,柏恩亦將三個自我狀態運用在團體治療上。 【第二階段(1962-1966)】  心理頓悟階段/溝通分析、心理遊戲   焦點在溝通和遊戲,柏恩發現這些內在自我以多種不同的方式和他人溝通。他分析這些溝通方式,發現有些溝通具有不明的動機,不僅包括社會層面的訊息,尚隱藏著心理層面的訊息。個體利用這些動機做為工具操縱別人,從事心理遊戲和欺詐。因而產生溝通分析、心理遊戲分析的概念。此時只是一種認知性的方法,幾乎不太注意情緒的問題。 【第三階段(1966-1970)】  技術處理階段/生活腳本、腳本分析   發現人類依循特定的方式表現行為,好像在舞台上念腳本一樣,故提出決定個人生命過程的腳本分析。 【第四階段(1970-迄今) 】  精神自我階段   此期特徵是將新的技術合併到溝通分析實務工作中,如加入一些得自於人類潛能運動,完行治療、會心團體、心理劇的技術,更發展出以ego gram為診斷評量的工具。在柏恩過世之後,繼之較有名望的大師有Murial James、Dorothy Jongward合著《強者的誕生Born to Win》;Thomas Harris 《我好你也好I am OK. You are OK.》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溝通契約心理治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