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承儒>試卷(2010/03/03)

教甄◆特殊教育專業題庫 下載題庫

97 年 - 竹大附小97年第1學期第1次教師甄選特殊教育專業科目試題#812 

選擇:25題,非選:0題
立即測驗 
我要補題 回報試卷錯誤
1.1.輔導融合班中普通學生成為特殊生學習的協助者,用以下何種策略較為可行?
(A)小老師認輔
(B)合作學習
(C)義工協助
(D)個別指導


2.2.融合教育係基於以下何種觀點而形成的世界教育改革風潮︰
(A)正常化
(B)扶弱濟貧
(C)多元智慧
(D)教育機會均等


3.3.所謂ADD兒童係具有以下何種障礙?
(A)注意力不專注
(B)好動
(C)衝動
(D)以上皆是


4.4.所謂工作分析法,首要的步驟是︰
(A)診斷學生當前的能力。
(B)詳列學生所欲完成目標的先備能力。
(C)評斷教材的適當性。
(D)將工作分成數個步驟來完成。


5.5.老師先設定所欲達成的目標,再從學生瞭解的地方引導與協助其完成下一個目標。此種教 學法稱
(A)系統性教學
(B)工作分析法
(C)鷹架教學
(D)合作學習


6.6.脊椎囊腫會造成何種障礙?
(A)智能障礙
(B)肢體障礙
(C)學習障礙
(D)情緒障礙


7.7.當我們說某個孩子有構音障礙,其障礙類型為舌根音化,意即他會以
(A)ㄉㄊ替代其他音。
(B)ㄍㄎ替代其他音。
(C)ㄉ替代ㄊ音。
(D)ㄍ替代ㄎ音。


8.8.在評量學生「四則運算的應用問題」時,教師視學生的回答狀況,提供簡單回饋、題意說明、關鍵要素提示和直接教學這四種層次的提示,如此的作法符合下列何種敘述?
(A)符合「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與「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的 理念。
(B)係要求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完成一項作業,是一種「實作評量(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
(C)係根據學生學習的課程內容,評量學生的學習結果,是一種「課程本位的評量(curriculum-based assessment)」。
(D)係採取評量學生功能表現的「功能評量(functional assessment)」。


9.9.小華有視知覺的困難,加上認識的字彙有限,但是他的聽覺能力優於視覺能力;於是教師以有聲圖書取代傳統的教科書,這是屬於Weiderhort、Hammill和Brown(1993)所提的哪種課程調整?
(A)輔助式課程(aided curriculum)
(B)修正式課程(corrective curriculum)
(C)補償式課程(compensatory curriculum)
(D)補救式課程(remedial curriculum)


10.10.關於「個別化教育計畫」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學校應於身心障礙學生開學後一個月內訂定個別化教育計畫,每學年至少檢討一次。
(B)個別化教育計畫源自於一九九○年美國身心障礙個體教育法案(即IDEA法案,101-476公法)。
(C)個別化教育計畫不只呈現教育目標,也計畫了達成此目標所採取的教學方法、策略和活動。
(D)身心障礙學生本人也可以參加會議。


11.11.關於「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A)常使用同質分組。
(B)小組的成功是界定在全組和組內每一個人的成功。
(C)小組成員只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D)是一種小老師制。


12.12.下列有關「增強物(reinforcer)」的敘述,何者正確?
(A)原級增強物又稱作制約的增強物。
(B)巧克力對每一位學生而言都是正增強物。
(C)當學生自己剝了一個柚子,就有柚子可以吃,此時柚子便是人為增強物。
(D)代幣(token)是一種次級增強物。


13.13.王老師將班上同學分成六組,並且將智能障礙學生浩浩安排在其中一組;而後訂定評分標準,例如只要小組中每一位同學都能在上課鈴聲響完之後,坐在小組的位置上,全組即可加分,這是採取何種行為處理策略?
(A)互賴型團體行為後效策略(interdependent group contingency)。
(B)依賴型團體行為後效策略(dependent group contingency)。
(C)獨立型團體行為後效策略(independent group contingency)。
(D)區別性增強(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


14.14.關於「自閉症(autism)」和「亞斯伯格症(Asperger’s disorder)」的描述,下列何者錯誤?
(A)自閉症是由於神經心理功能異常所引起的,他們的認知能力發展不均衡,視覺學習能力優於聽覺學習能力。
(B)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者都有明顯的認知和語言遲緩。
(C)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者在互惠的社會互動方面都有質的缺陷。
(D)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者都會表現固定而有限之興趣。


15.15.智能障礙兒童之主要鑑定特徵為:
(A)由外表及其行為可明顯看出其障礙特徵。
(B)於個別標準化智力測驗結果,通常呈現語文智商低於操作智商的情形。
(C)與自己分數相比較,於魏氏兒童智力量表四個因素指數中,知覺組織指數特別高。
(D)智力障礙程度與語文障礙程度通常成反比。


16.16.學習障礙兒童常在學習評量過程呈現下列何種現象?
(A)智商能力與實際學業成就間的顯著差距。
(B)可做困難應用題卻會在簡單計算題上出錯。
(C)通常在填充題型上較選擇題型表現佳。
(D)文字學習較操作學習佳。


17.17.按現行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之規定,所謂一般智能優異係指:
(A)語文、數學、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方面較同年齡有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
(B)記憶、理解、分析、綜合、推理方面較同年齡有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
(C)計劃、組織、溝通、協調、預測方面較同年齡有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
(D)創新、發明、解決問題方面較同年齡有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


18.18.下列描述Tourette氏疾患之診斷特質與伴隨特質何者為非?
(A)基本特質為多重運動性抽動及一種或更多發聲性抽動。
(B)常見伴隨症狀為強迫性意念及強迫性行為。
(C)常見活動過多、易於分心及易衝動的情形。
(D)發生頻率為女性多於男性1.5~3倍。


19.19.檔案評量方式的內容及應用相當多元,其主要特徵為:
(A)其主要目的為評比學生的學習表現。
(B)強調在實驗情境中進行。
(C)重視個別差異現象以調整評量過程與方式。
(D)著重時間點的取樣而非持續性的過程。


20.20.對於寫字障礙之兒童可建議實施之無障礙考試方式為:
(A)提醒服務
(B)延長考試時間
(C)報讀服務
(D)獨立應考空間


21.21.經診斷為亞斯伯格症的小華,常不能分辨別人只是在開玩笑或是真的生氣,他似乎就是無法「看穿別人」,若要增進小華對他人的理解,下列哪一項非為所應採取的措施?
(A)冷靜與清楚地向小華說明問題所在。
(B)運用生動表情與強而有力的手勢協助小華了解問題所在。
(C)明確告訴小華你的意思是什麼。
(D)藉由角色扮演方式協助方式協助小華由他人角度來思考問題。


22.22.如果融合班教師是採用行為改變技術去處理學生的攻擊行為,他應會採用下列何種措施:
(A)告知父母有關孩子在學校攻擊他人的行為事實。
(B)發展一份具體列出停止攻擊行為可獲獎勵的的行為契約。
(C)與孩子的家長晤談攻擊行為問題的原因。
(D)與孩子的同儕採小團體方式討論其攻擊行為的原因及如何幫助他。


23.23.針對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常只做他們喜歡的作業,常常似乎不在意是否完成作業的情形,在欲針對其改善完成作業的情形,下列哪一項非為所應採取的措施?
(A)與孩子的父母聯絡,找出可引起其完成作業的動機或是管理自己的方法。
(B)採用口述錄音帶協助的方式以確定孩子在離校後能清楚老師的要求。
(C)教師間應協調出一致性的全方位策略以協助孩子完成作業。
(D)與父母溝通後,要求孩子在午休、下課或是留校完成未完成的作業。


24.24.若融合班教師在班級中決定採用行為改變技術中的代幣法去做班級經營,他可能會採取下列哪一項措施?
(A)建立表現適當行為後可獲得兌換多元化報酬的交換系統,以減少其不當行為出現率。
(B)以適當增強物轉移孩子注意力,以減少其不當行為出現率。
(C)取消孩子獲得注意或獎賞的機會,以減少其不當行為出現率。
(D)強調所有獎勵需與目標行為有關,而懲罰需與過失行為有關,以減少其不當行為出現率。


25.25.為讓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學會遵守指令,常運用等待原則訓練於班級經營上,下列哪一項非為等待原則常用辦法?
(A)在學習上給於學生較多緩衝時間。
(B)要求學生參與輪替性遊戲。
(C)對學生下指令時盡量採用完整語句。
(D)採用計時器設定與計算學生學習專注時間。


懸賞詳解

國三國文上第二次

 我坐在大廳一隅,看著窗外冬夜的雨濕濕地打在玻璃窗上,嘁嘁作響,覺得全身徹骨的寒意。   就在這樣的一個陰冷寒濕、焦灼不安,而且荒謬透...

50 x

前往解題

97 年 - 竹大附小97年第1學期第1次教師甄選特殊教育專業科目試題#812-阿摩線上測驗

97 年 - 竹大附小97年第1學期第1次教師甄選特殊教育專業科目試題#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