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購】摩檸客製化保溫瓶(粉)(藍),歡迎下訂! 前往查看
【站僕】摩檸Morning>試卷(2021/10/04)

高普考國考-教育哲學題庫 下載題庫

110 年 - 110 高等考試_二級_教育行政(一般組):教育哲學#101893 

選擇:0題,非選:4題 我要補題 回報試卷錯誤
【非選題】
1.一、公務員執行公務需有「真假」、「是非」、「對錯」之判斷力。不久前, 我國氣候乾旱而缺水嚴重,政府有的單位結合氣象等科學家,運用有利 天象以製造「人造雨」;但卻也有的政府單位「辦法會」以祈求神明降 甘霖。無獨有偶,最近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有些國家人民積極研發 疫苗以求因應;然有些國家人民卻仍求助於神明(上帝)。洞察氣候變 遷與新冠肺炎問題乃屬知識論「科學課題」,祈求神明(上帝)以求心 靈寄託則屬形而上「宗教哲學課題」,兩者領域不同,各有其社會功能, 但如以現實問題之解決,實當以「科學課題」為本,「宗教哲學課題」 為輔。根據前述,試請分別各舉一個「科學課題」與「宗教哲學課題」 的本質,並進而各分別列舉一個實例以說明之。(25 分)

【非選題】
2.二、自古以來,人類行為「義」與「利」之抉擇,常陷入兩難。而當前我國 道德哲學之「教」與「學」似有西化傾向,然察很多西方思想,事實上, 我國許多賢哲早已有洞見。尤其道德判斷之規準,主要論點有三派: 1.德國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認為行為未發生前之動機為善 始為善,屬重義務的「動機論」,實與我國漢朝董仲舒主張:「正其義, 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相近;2.英國邊沁(Jeremy Bentham, 1748- 1832)主張行為發生後之結果合乎大多數人利益者始為善,屬重功利的 「結果論」,則與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墨子所提倡的「實用主義」雷同, 但或有個人走極端者則淪為「唯利是圖,不擇手段」;3.美國杜威(John Dewey,1859-1952)論斷善惡則調和動機論與結果論,也與我國清朝的顏 習齋曾云:「正其誼,適以謀其利;明其道,適以計其功」相通。而教 育行政領導者亟需具備合理性道德哲學觀,爰試請分別申論前述三個觀 點之深層意涵,並以「奧運選手參賽得名動機與結果」為例以評論之; 另請問那一學派較適用於常態社會中,為什麼?(25 分)

【非選題】
3.三、洞察人類歷史發展過程,可證哲學與教育具有深層相互依賴之關係,此 為教育工作者所需知,爰試請分別回答教育目的、教材內容(課程)、 教學方法、教學評量與哲學之關係。(25 分)

【非選題】
4.四、任何巨微教育政策之制定,皆需同步考慮「形而上學」(Metaphysics) 之世俗面向,爰請審思於常態情況:如以「奧運選手參賽僅得名次(獎 牌之當下物質價值不高故暫不論)與兼得巨額獎金」為例,試論述過度 偏向「唯心論」會衍生什麼問題?過度偏向「唯物論」又會衍生什麼問 題?又當如何做較適當?(25 分)

懸賞詳解

國三社會下第一次

★下圖表(By Lawrencekhoo - Own work,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875410) 顯示美國自 1910-1960年失業率(% US Unemployment)的變化,請閱讀圖表中...

50 x

前往解題

110 年 - 110 高等考試_二級_教育行政(一般組):教育哲學#101893-阿摩線上測驗

110 年 - 110 高等考試_二級_教育行政(一般組):教育哲學#10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