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評量的功能分類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依評量的功能來分 1.      安置性評量    在教學前瞭解學生的先備知識(起點行為)、背景、性向及學習興趣,    以因應學生之個別差異,安排適當的學習歷程,施予適當的學習與輔    導,如性向測驗、編班測驗。 2.      診斷性評量 旨在發掘、鑑定學生的學習困難或教師教學缺失,以提供調整教學方 式之參考。在教學過程中發問、隨堂或平時測驗即屬此類評量。 3.      形成性評量 在教學過程中,驗證教師的教學情形與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隨時隨地利用可能回饋方式了解學生學習進步情形或困難所在,做為實施補救教學依據。目前各校舉行之段考、月考、期中考等即屬此類評量。 4.      總結性評量 在教學後以定期考試或測驗的方式來考察教師的教學成果與學生的學習成就,其目的在於確定教學目標是否已達成。目前各校舉行之期考即屬此類評量。 T分數是經過常態化的一種標準分數,歷年來均採用麥柯爾 (W.A.McCall) 創用的方法。其常態化的步驟如下: 1.      將原始數據整理成次數分配表; 2.      計算各分組上限以下的累積次數 cf ; 3.      計算每組中點的累積次數,即前一組上限以下的累積次數加上該組次數的一半; 4.      各組中點以下的累積次數除以總數求累積比率; 5.      將各組中點以下累積比率視為常態分配的概率,查常態表,將概率轉化為Z分數; 6.      將常態化的Z值加以直線轉換:T = 10Z + 50 公式有兩個: 先算出Z分數→  Z=X─M(平均數)/SD(標準差)                             所以甲的Z分數為0.4                                    乙的Z分數為1.6                                    丙的Z分數為2 再算出T分數→ T=10Z+50     因為丙是2,所以T分數也會最大,表示他平時的表現最好,乙次之,甲最後。SO     丙>乙>甲。 希望可以幫你解答囉~~~~~~^^ T 分數是教育統計學名詞,為莫考兒(W.A. McCall)所創,為尊崇心理學家桑代克(E.L. Thorndike)及特門(L.M. Terman)二氏,故取其姓氏第一字母 T,命名為T分數。其標準差設定為10,平均數設定為 50 。為最常用的一種標準分數。計算公式如下:                          T 表示標準分數                    Z 表示Z分數                    X 表示原始分數               SD表示標準差     能力全距(range)在T分數的分配上,在 20與80之間(平均數上下各3個標準差,已包括99.74%的面積)。六○分在平均數以上SD/10,亦即一個標準差之處,原始 分 數 是 常 態 分 配 時,六○分以上之人數為15.87%,約為百分之十六。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T分數診斷性評量 T=10Z+50T分數常態化的步驟T分數 Z分數 標準分數W.A. McCall個別差異常態分配平均數設定為 50 形成性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