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連琛(Dieter Lenzen,1947-)的反思教育科學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連琛(Dieter Lenzen,1947-)的反思教育科學  1. 連琛 1996年在其《行動與反思》一書中,提出其反思教育科學的主張。  2. 連琛的反思教育科學深受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後現代主義、傅柯(Michael Foucault)權力關係哲學、盧曼(Niklas Luhmann, 1927-1998)社會系統理論、羅逖(Richard Rorty)後現代主義、布迪爾(Pierre Bourdieu)後現代主義、布魯門貝爾格(Hans Blumenberg, 1920-)現象學和衛爾希(Wolfgang Welsch)後現代主義的影響,屬於一種後現代主義的教育學。  3. 連琛反思教育科學主要的觀點如下: (一)指出教育科學理論發展的危機  連琛主張德國教育科學的研究從多年以來,自身已經察覺到陷入一種持續的危機之中,那就是許多機構對教育科學研究的補助正在衰退。而且由於大學院校教育科學單位的擴張,使得這種機構的危機更加尖銳,嚴重影響教育研究成果的增長和大學院校組織化教育研究的進行。由於行動相關研究的停滯不前,無法從學術上支持教育改革的活動。因此,造成教育科學信任的危機,不僅使得許多機構對教育研究的補助,採取退縮迴避的態度。同時讓教育主管當局對改革計劃相關教育研究的參與,採取公開與教育科學陳述對立的態度。甚至造成未來教育職業角色準備急速的下降和教育學門學生無法理解教育科學研究結果和理論的問題。1960年末到1970年初,德國教育學術界為了更緊密的結合理論與實際,發生了「日常生活轉向」(Alltagswende)教育科學研究的風潮。溫修(K. Wunsche)、胡斯曼(I. Husmann)、提爾希(H. Tiersch)和布朗穆爾(E. v. Braunmuhl)等教育學家,都從日常生活的觀點出發,將日常生活視為實際,以進行教育科學的研究。但是由於他未經批判的採用日常生活的術語,忽略了理論的重要性。所以產生了學術理論的危機。 (二)對教育科學研究型態提出批判  連琛認為教育科學研究將日常生活轉向轉化到典範時期,需要滿足這個研究組織的一些條件,這些條件必須能夠在自律的基本假設中被綜合。在後典範時期將必然使要求機構的自律產生動搖,自律對於典範時期的研究是建構的。在1970年代初期,美國首次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大型研究中,明確的增加外在目的設定的要求,造成基礎研究補助實際上的停頓或衰退,麥恩柏格(A. M. Weinberg)對這種發展曾經強烈的批判,同時為基礎研究比其後的可利用性重要辯護,並且主張基礎研究是一種促成高級文化的文化。這種觀點對今天教育科學研究的努力而言,不僅可以使基礎研究成為典範,同時對教育學具有深遠的意義。基礎研究一方面經由媒介的分化,在大學研究機構中確定下來;另一方面在大學中作為「小型科學」(little science)受到確定。但是當前卻有兩種趨勢反對這種確定:一種是受到各邦文化部下屬單位的資助,經由許多研究機構的建立,反對教育科學研究的自律。從1971年起就在教育學中發生,當時柏林就建立了許多科學中心,後來這些科學中心受到了檢視和批判。另一種是大學中的教育科學家,為了使這種趨勢更加尖銳,他們專注於學生職業教育的改善,將這種目的作為其研究的對象。經由學生要求的支持,其參與基礎研究的義務相當小。而且受到學術媒介建立停頓的影響,研究成果根本無法提供存在確定的保證。連琛認為這種兩難困境,只有透過政治的途徑才能解決,例如:提供工作機會給學術後進,經由媒介應用來引導基礎研究,或者在大學新建一些高級的研究機構。教育學者如果..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反思教育科學連琛危機反思反思教育小型科學後現代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的教育學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