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陳真-行政學百分百(命題焦點暨題庫解析)

主題:公共組織的政治、管理與法律途徑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下列何者不屬於公共組織的政治途徑所強調或重視的特徵? (A)多元主義 (B)專業主義 (C)國會監督 (D)代表性官僚 ANS : (B) ~解析 :一、「管理途徑」的「設計」: (一)「重要關鍵」為「分化」與「整合」。 (二) 而「分化」的「具體表現」即「水平分化」與「垂直分化」二方面。 (三) 而賴以「整合」之「管理方法」則如 : 1.「作業管理」; 2.「目標管理」; 3.「組織發展」; 4.「組織文化」; 5.「全面品質管理」; 6.「績效管理」等。 二、「政治途徑」的「設計」: (一) 以「個人責任」和「民主道德」為主。 (二) 將「公共組織」視為「政治」的「問題」。 (三)「政治途徑」的「組織結構設計」,強調以下幾種「特徵」的「呈現」: 1.「多元主義」; 2.「自主性」; 3.「國會的連繫」; 4.「分權」。 三、「法律途徑」的「設計」: (一) 乃在建立「公平」的「裁決」與「化解衝突爭議結構」,並讓「對抗」的「雙方」能夠提出其「爭議論點」,詮釋使用規則之證據以解釋「自我行為」及「意圖」。 (二) 其「特徵」為 : 1.「獨立性」; 2.「委員會」的「形式」; 3.「隔離片面」的「接觸」和「影響」; 4.「獨立聽證」的「行政法官」; 5.「裁決」的「人事配套」; 6.「另類」的「爭議化解」。 ~詳解 :   管理的途徑 政治的途徑 文化的途徑 歷史背景 1.政治與行政二分 2.行政中立 3.行政人員任用依據功績 個人行為的外部性增加集體行動的機制 強調內在價值 ( 此途徑出現在1970年代 ) 代表人物 Wislon、White、Taylor Waldow、Appleby、Lowi、Peters、Ostrom Schein、Morgan、Senge、Quinn、Denhardt 內容要點 1.行政問題即管理問題,強調效率、效能、經濟。 2.行政研究應該從管理基礎開始。 3.根據科學原則或者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係來決定組織型態的好壞。 1.行政不過是一政治過程。 2.公共行政的管理,基本價值的選擇,最後仍然是政治偏好的陳述。 3.政府要為社會各利益團體所追求的方案負責,並且平衡各個利益團體的競爭。 4.強調代表性、政治反應力、為民負責。 1.文化是組織成員所共享的深層基本假定與信念。 2.強調態度、價值、思維傾向的發展。 3.心靈轉變。 4.全局架構、多元架構。 組織結構 層級節制 代表性的官僚組織 平坦式的管理層級 1.工作性質的改變。 2.政策與規章越來越少。 3.組織的分權、責任、自主性的加強。 4.節約成本。 人性觀點 把組織看作是一個機器,人是一個小螺絲釘,是一種職位取向的行政研究途徑。強調效率、效能、理性、穩定,是一種非人文化的組織結構。 1.個人是一個具有自主性的追求自利的分析單位。 2.個人的利益透過集體行動組成團體的利益表達出來。 1.行政的研究偏重人的主體面知識的建構,並且強調實踐的重要。 2.全人觀點 ( Whole Person ) 方法論基礎 1.運用演繹和歸納方法,蒐集有關行政行為的資料,形成一般性的通則規律。 2.經驗的科學研究 1.方法論的個體論 2.公共選擇理論 3.科學方法並非解決行政問題的萬靈丹、還需要加強民意調查、內容分析、經濟學的方法和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1.詮釋學的引進 2.全局的觀點 批評 1.管理人員獲得利益,基層人員被剝削。 2.民主與效率、公正與效率如何結合並未討論。 3.忽略了公共行政的核心本質。 1.把人民當作消費者,滿足民眾的需求,政府被動的適應民眾需求,因而產生不可治理。 2.多元主義的政治,實際上只是一種少數人的民主,犧牲了弱勢者的利益。 3.假定人是自利的,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是有問題的。 1.組織的研究成果容易模糊公私兩部門組織特性的分別。 2.強調文化變遷的管理,共同願景差異性的理解。 3.差異性比相似性更為重要。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